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7:39:50 阅读: 85次
談起解放戰爭,就不得不提到五大野戰軍,他們從東到西、從北到南,打下了整個中國。而三野、四野也是野戰軍中戰績最為豐碩的隊伍。三野是以多支部隊為基礎改編擴建而成,都是百戰老兵,而且戰將如雲,群星璀璨。但在保障了強悍的戰鬥力外,三野也一直因為部隊組成來源複雜,派係眾多而導致管理混亂。而且強兵悍將眾多,在指揮上一直都是很頭疼的事情。
三野司令員是陳老總,為人隨和,擅長調解組織內部關係。但陳老總不是軍事學堂出身,在指揮隊伍上,指揮權是交給了粟裕將軍。粟將軍出生湖南會同,是中國近代有名的軍事家,被譽為“戰神”,他是出了名的能打硬仗,尤其是擅長以少勝多。
粟將軍在1927年才加入組織,雖然參與了南昌起義,但在隊伍中還是屬於資曆較淺的後輩。在長征期間,粟將軍一直在閩浙境內活躍,抗擊國民黨軍隊,因此與不少將領接觸較少。
1941年初,粟將軍出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,也自此開始嶄露頭角。著名的車橋戰役、南坎戰役、高郵戰役都是粟將軍的傑作。在解放戰爭時期,粟將軍更是把軍事指揮的藝術發揮到極致。
1947年1月,因當時局勢需要,華中野戰軍與山東軍區等部隊順勢整合,成為新的一支野戰軍——華東野戰軍,負責蘇中、山東戰場的解放工作。雖然兩支隊伍融合一起使得實力大增,但隨之而來的指揮也成為難題。
華東野戰軍名將輩出,有悍將宋時輪、有勇將許世友,性格都是豪爽直率。雖說打仗勇猛無懼,但想要這些將軍能夠服從粟將軍調配,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。粟將軍雖然軍事指揮才能出眾,但威望不足,很難壓服各位將軍,因此就需要陳老總來協調調度了。
陳老總是老資曆、老前輩,擔任過新四軍軍長,加入組織也較早,是很多將軍的老首長,因此他的話很管用。在華野成立後,陳老總就被任命為了最高長官,但陳老總也深知自己重要性,每次底下將領與粟將軍發生衝突時,都是陳老總出麵去說服這些“老資格”,讓粟將軍的指令可以順利下達各部。
就以許世友將軍來說,脾氣火爆是人盡皆知。在孟良崮戰役中,粟將軍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了作戰計劃,許將軍被要求帶兵返回,心中自然有怨氣。即使是粟將軍多次解釋也未能讓許將軍滿意,對新的作戰任務屢屢推脫。在這種情況下,老上級陳老總出馬,接過電話對許將軍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,才使得許將軍沒有了異議,開始按照戰略執行包圍計劃,一舉殲滅了國民黨王牌部隊整編74師。
宋將軍也屢次與粟將軍爆發衝突,但都是在陳老總的安撫下被平息下去。
這樣的例子,在華野還有很多。雖然陳老總不進行實際的作戰指揮,但在關鍵時刻,他總會現身力挺粟將軍,保證戰略計劃的落實。陳粟二人也成為了黃金搭檔,在解放戰爭時期,率領華野所向披靡。
兩人合作多年也早有默契,在新四軍任職時期兩人就已經開始合作。1939年江南指揮部成立時,就是陳老總以及粟將軍分別擔任一二把手。從那時候起,兩人就開始了分工合作,一直到解放戰爭,這一搭檔慢慢打出了赫赫威名。
華野如此勇猛善戰,我們可以說,是陳粟兩人相互成就的。粟將軍的指揮才能讓人由衷欽佩,攻堅克難不在話下,而陳老總的調度能力以及胸懷,也是值得所有人去學習的榜樣。“陳不離粟、粟不離陳”,正是因為相互完美的配合,才有了華野的輝煌戰績。